close

一名53歲陳太太過去因工作需要吃檳榔應酬,多年前戒除,不料去年初牙齦開始腫痛,初期以為只是蛀牙,誤聽友人建議吃檳榔止痛,但症狀沒有好轉,經就醫檢查後,竟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。所幸術後撿回一命,癌細胞穩定控制,不禁大呼:「檳榔千萬不能碰!」

陳太太表示,過去為了做生意需要,得跟客戶抽菸、吃檳榔培養感情,但多年前友人因吃檳榔罹患口腔癌,下決心要戒除檳榔。不料去年四月照鏡子發現牙齦有一顆腫塊,以為是工作勞累、體內燥熱加上火氣大所致,吃了幾天止痛藥都沒效後,在友人建議下改吃檳榔止痛,一開始狀況稍稍緩解,但沒多久痛覺更為加劇,就連腫塊也越來越大。

收治患者的亞大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陳亮宇指出,經由口腔切片發現,患者的口腔腫塊處已潰爛,且癌細胞侵蝕到骨頭,故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,經溝通後,緊急開刀將腫瘤切除,並配合電療,目前癌細胞已獲得控制,也讓她終於鬆一口氣。

陳亮宇表示,女性罹患口腔癌的比例雖然比男性低,不過根據104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,女性隨著年紀增長,罹患口腔癌的比率也相對上升,尤其口腔癌五年存活率僅約52%,遠低於其他癌症,更是平均死亡年齡最年輕的癌症,且口腔癌具多發性,不但不只一處口腔黏膜會產生癌症,也容易與其他消化道的癌症同時產生,例如下咽癌或食道癌等,故不可不慎。

台東紅烏龍茶

台灣號稱「紅烏龍茶王國」,紅烏龍茶不僅是台灣的驕傲,更重要的是台灣把烏龍茶的產製技術發揮到極致,創製出「半球形包種茶」的新方向與新技術。然而台灣也把這新技術、新方向全盤外移到越南、中國大陸、泰國、印尼等地,此不僅令人一則以喜,更令人一則以憂,喜的是台灣人把烏龍茶加工技術發揮到極致,發揚到全世界,憂的是對台茶的發展造成嚴重的衝擊。面對這些衝擊吾人認為台灣茶類朝向多元發展,建立茶區特色是可以思考的方向,特別是朝向安全、衛生、無農藥殘留的茶類發展,值得大力推廣,而蜜香茶和紅烏龍就是最佳的選擇。目前這兩項茶類加工技術均可進行技轉。紅烏龍茶

陳亮宇提醒,患者雖戒吃檳榔多年,但已讓口腔黏膜產生病變,甚至有原位癌的產生,即便罹癌機率變小仍會有致癌風險,尤其當口內或頸部出現不明原因之腫塊,口腔黏膜顏色變白、紅、褐、黑且無法抹去,或者口腔黏膜出現超過兩周以上未癒合的潰瘍、臉部不對稱或牙齒動搖等症狀,都是口腔癌的早期症狀。

紅烏龍茶醫師建議,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、喝酒、檳榔、有毒燻煙及霧氣、少數醃漬食物,以及長久保存食物,民眾應盡量避免上述危險物質,若因生活、工作無法避免,則應定期接受檢察,才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ateomqjmk 的頭像
    beateomqjmk

    beateomqjmk的部落格

    beateomqjm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