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吳先生本來是家庭幸福的退休族,但膝關節退化卻常作怪,輕則內側刺痛無法開心散步,或是紅腫痠痛影響日常生活。這幾年越來越呈現O型腿,在門診檢查後,確認關節退化內翻超過10度,經醫師評估後,接受矯正手術,出院後例行回診復建,現左腳已經是正常直線並可同時恢復正常行走,甚至掛香時還能做蹲踞動作,解除病人害怕膝關節術後活動角度受限疑慮。
人工關節彎曲角度助聽器推薦有限制
收治此病人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張伯?說,大部分膝關節的退化變形都是從內側關節面開始,隨之而來是逐漸的內翻變形及行走困難。過去針對膝關節退化,除了保守治療吃藥、復健及休息外,往往只剩更換人工關節為最後手段。
不過,置換人工關節是破壞性的手術,係將膝關節原有軟骨及韌帶切除,用金屬覆蓋後,中間附加墊片,讓植入物替代原有關節的功能。然而人工關節除了墊片磨耗有年限外,彎曲角度要超過120度相當不容易,此外感染風險也要注意。
HTO是膝關節退化助聽器的另一選擇
其實,中後期的膝關節退化,如果只有內側關節面的磨耗,不一定得接受人工關節置換,HTO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(High tibial osteotomy)也是另一個選擇。張伯?醫師指出,HTO手術可保留住所有關節面的軟骨韌帶,只在關節下方開一個缺口,把一小塊骨頭補進這個缺口,最後上下兩端用鋼板固定好,把內翻矯正成直線,能讓上半身的重量平均的分佈在膝關節左右。
當血管壁的油脂變多,造成循環的阻塞,也是聽力惡化的危險因子。
(二)補充鎂與鋅
醫師建議,可多攝取含有鎂與鋅的食物,
曾有研究證實,當體內的鋅元素達到平衡時,能有效緩和聽力下降的程度;
另也有學者統計,患有聽覺障礙的年長者中,1/3有體內缺鋅的問題。
而鋅含量豐富的食物有雜糧、牡蠣、蛋類、豬肝、紅莧菜、黃豆等等,可多加攝取。
至於鎂的影響,則有可能與噪音的危害有關,
若從事的職業常處於高分貝環境中,可補充含鎂食物,
延緩耳內細胞老化進而保健聽力。
堅果、魚貝海鮮類、深綠色蔬菜等等,皆含有豐富的營養素鎂。
(三)維生素C、E: 抗自由基作用
補充維生素C與E,能有效保護內耳,降低聽覺受損、聽力下降的時間,
因為維生素C、E可增強人體歧化酶的作用,保護細胞降低氧化損傷,
進而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流量,間接有保護內耳的功效
★抗聽力老化的明星食材
鋅:雜糧、牡蠣、蛋類、豬肝、紅莧菜、黃豆
鎂:堅果、魚貝海鮮類、深綠色蔬菜
維生素C:芭樂、胡蘿蔔、番茄
維生素E:核桃、花生
張伯?醫師進一步指出,手術後用時間讓骨頭好好癒合,助行器保護一至二個月後即可恢復一般行走,關節處因重力平均分布而疼痛改善。手術效果可保護膝關節本身的軟骨磨耗,進而大大拖延往後可能更換人工關節的時程,根據大部分研究資料顯示,平均可達十年以上。矯正手術的成本比人工關節手術還低,失血量也較少,疼痛指數較低,術後彎曲的角度會比人工關節還靈活,也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。
年輕病人可考慮HTO
HTO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有諸多好處,但並不是萬能,如關節磨耗變形太嚴重,體重過重,或抽菸影響骨質的族群,就不太適合施做。對於50至65歲相對年輕的病人來說,膝退化變形如只影響單一關節面,體重適當同時體力良好,且不抽菸的病友,可考慮以截骨矯正來取代人工關節。